写在前边的话 这是2015年4月27日首发于跳槽大师服务号的一篇文章,当时刚开始接手整个号,服务号每个月只能发4条,那个号除了几个月前发过一次,就再无声响,也只有不到200人关注,大部分全是员工,极其惨烈。
本着服务号虽然可以主动推送,但一定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的原则,硬是逼着自己在那个四月的最后四天,每天憋出了一篇跳槽干货,合成一个系列。虽排版简陋,但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干货。系列文章之后,品牌形象初见雏形。
虽然后来因老板决定change toB,那个号早就废了。时隔两年,整理重排,算是留作个纪念。
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跳槽月呼啸而过,各大网站的广告与活动还在持续。就好像跳槽跟吃饭睡觉一样简单,可跳槽真的就是平时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吗?
大师只能说,等我们先把下边的问题逐个道来,你大概会更清晰一些。
1、跳或不跳,这是个问题
招聘网站从来不会跟你说,以你现在的状况,别跳了。他们只会告诉你,你可以向98356个企业投递简历,但是,这对你来说有什么用呢?
你到底为了什么跳槽?是因为别人都在跳?还是你认为自己应该跳?
到底这个时候跳槽是否适合你?这一次跳槽会不会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?
这其实才是跳槽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。
可能你只看到别人跳得貌美如花,却不知道有多少人跳了之后痛不欲生,这也就是没有事先想清楚的原因。
2、谁告诉你越跳身价越高的?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业界总有些流言,跳得越多身价越高,只要一跳,工资翻倍,于是众多群众开始纷纷效仿。这种说法,实在让我想起玛丽苏文中,穿越古代成为一代宗师的场景。
刚好,我们今天接待了一个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新兵,工作1年,跳了两次,现在想跳到更好的公司。我们的职业顾问面对这样的客户,只能毫不留情地告诉他,如果你真想未来有好的发展,再难熬也要继续呆下去。
虽然梦想论已经深入人心,各大运动品牌也还在不断地鼓励我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。可是,工作一天跳两次的人真的是勇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人吗?这样的经历放在资深的HR面前,他们会马上判断,这是一个不靠谱的人,能力也不一定很强。
当然,你也可以说自己是个天才。但一本被商界领袖很赞赏的书《异类》,也告诉我们,即使是天才,也需要将近10000小时的练习。
那请问,才工作一年的人,按照概率来讲,真的有足够10000小时的积累吗?这答案自然不言而喻。可能这些新兵可以跳成功了,但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埋下了一个很大的地雷。
3、牛人的选择更艰难
也会有人说,这是资浅型的,我都工作多年,经验一大筐,跳槽不是随随便的事情?
可能你真的是大神级的人物,在一家公司担任总经理级别,年收入200W以上,那问题也来了?公司给你那么多,你还跳什么呢?你想跳,全国又有几家公司能养得起你啊?
真想走,不如创业吧。而那些总监或leader级别的的人才,低一级的你不愿干,创业公司也给不起那么高薪酬,这种时候,你又要怎么选择呢?
跳或不跳,永远是个问题。
4、首要问题: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?
说到这里,估计你该暴走了,说了那么多,那到底我跳还是不跳呢?
其实,这真不是个战术的问题,而是一个必须思考的战略性问题。
职业规划领域,有几个关键问题。
首当其冲,要考虑的是——“你想要什么”。而这往往取决于,你看过多大的世界。

很多文艺青年都想开个咖啡店,却不知道开咖啡店代表什么。看似光鲜亮丽的现象背后,可能你要面对的更多是,你需要每天早起,面对空荡荡的店面,面对水电煤随时可能损坏的问题,不断跟工商税务打交道。你热爱那件光鲜亮丽的外衣,可背后的真相你能承受吗?如果你觉得这是现阶段自己想要的,你见过的世界足够大,你确信自己对自己了解很清晰,也愿意承担后果,那就请自便吧。
更残酷的现实是,一个只工作几年的人,或是一直专注于专业,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才们,又有多大机会看到外边世界呢?即使你跳了很多次,又真的看得清楚真实的世界吗?
而这种时候,也就是职业顾问这个职业得以存活的价值所在了。当一个人在一个行业泡了多年,有深度的人脉,见过大量的人才,这就是我们足以为人才服务的资本。凭借雄厚的大数据库,才能明白真实的互联网行业。所以我们才敢说,我们是专注且专业做职场发展服务的。
因为我们首先想到的问题,不是如何迅速地把你卖给企业,而是真正地去考虑,此时此刻的你,到底需要些什么。
5、后记
昨天谈完跳槽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——『你想要什么』之后,有朋友给我们留言说,“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才能跳槽,这是我的经验”,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的热情回馈,不过这里大师也需要补充聊聊,什么叫充分的理由?…